第161章 罕见七匹叶,百年野山参!_赶山日常:被国宝拖家带口赖上
唐家三少 > 赶山日常:被国宝拖家带口赖上 > 第161章 罕见七匹叶,百年野山参!
字体:      护眼 关灯

第161章 罕见七匹叶,百年野山参!

  只见。

  一株茎干细长的植物,正静静躺在那里。它的叶片翠绿肥大,散发着一股淡淡的清香。

  直播间。

  网友们只看了一眼,就失望了。

  【就这?我还以为是什么稀世珍宝呢!】

  【嗐,我还以为发现什么宝贝了呢,弄了半天就一棵草而已!】

  【白激动了!】

  【不过...这棵草应该也是什么中药材吧?不然陈老爷的反应不会这么大!】

  “陈老爷,发现什么了?!”

  害朕问道。

  “一棵草?这也是中药材!?”

  沪上皇也凑了上来,看到只是一棵植物后便失去了兴趣。

  陈北蹲下。

  仔细打量着面前这株不起眼的植物,激动道:

  “没错!”

  “这株植物,确实是一种中药材。”

  “不过,这种中药材可是珍贵的很!我说出来大家肯定很熟悉,它就是补药之首——人参!”

  【窝草,人参!?】

  【真的假的!】

  【这株不起眼的植物竟然是大名鼎鼎的人参?难怪陈老爷这么激动啊!】

  【不过,这人参长的也太平平无奇了吧!?】

  “并且。”

  陈北补充道:

  “这棵人参,还是一棵正儿八经的野山参!”

  “大家可能对人参的品级,不是很了解。”

  “人参的等级,从高到低可以分为野山参、林下参与园参。”

  “野山参是在自然环境中生长的人参,无人工干预,生长年限长,根形自然,药效最佳。”

  “林下参,也称“林下籽”。是人工方式将园参种子播撒于深山密林中,种子自然发芽、在野生环境中自然生长的人参,经过若干年后再采挖,品质介于野山参与园参之间。”

  “园参是人工在大棚栽培的人参,品质相对较差,生长年限短,价格相对较低,药用价值很低甚至没有。”

  “大家现在在市面上能买到的人参,基本都是园参。”

  【第一次听说人参还分等级,涨知识了!】

  【原来人参也有“真假”之分,学到了!】

  【我曾经花十块钱买了好几根人参,估计就是园参没跑了!】

  【我爸经常买块钱一根的人参泡酒,估计就是没啥药效的园参,会回头让他别买了!】

  【块钱一根人参?我买根萝卜都、块呢!】

  紧接着。

  陈北便蹲在野山参前,伸出手,开始仔细数起了野山参的叶子。

  “一、二、三...”

  见状。

  网友们疑惑不解。

  【陈老爷在干嘛呢!?】

  【陈老爷,赶紧挖参啊!】

  【不赶紧挖参,怎么数起了叶子?!】

  【陈老爷这是想,教我们数数吗?!】

  “陈老爷不是在教我们数数,这个我了解一些。”

  害朕站在一旁,解释道:

  “野山参的价值跟大小,跟其生长年龄息息相关。”

  “而经验丰富的赶山人,能通过野山参的复叶数量,判断出野山参的“年龄”。”

  【数叶子看年龄,这么神奇吗?!】

  【我知道了,就跟树的年轮一样!】

  【那这棵野山参,有多少复叶?】

  【我已经数完了,好像是...个复叶!】

  “今天跟害朕还有沪上皇进山,运气逆天了!”陈北激动不已,“我刚才数了,这棵野山参竟然有片复叶!”

  【耶,我数对了!】

  【七片复叶代表多少岁?】

  【我猜跟树的年轮一样,一轮一岁,是七岁!】

  【陈老爷,快解密吧!】

  “野山参生长极为缓慢,每-年,才会增加一枚复叶。”

  “野山参的的植物学形态,从小到大分别是三花、巴掌子、二角子、三匹叶(灯台子)、四匹叶、五匹叶、六匹叶。”

  “其中。”

  “六匹叶的野山参,已是人参中的极品。”

  “而我面前的这棵野山参,竟然是极为罕见的七匹叶。这么算的话,这棵野山参的年份至少在两百年以上,妥妥的百年老山参啊!”

  【窝草,这棵野山参活了两百年以上了?!】

  【这得是妥妥的“人参之王”了!】

  【两百年,都成精了吧!】

  【这得值多少钱啊?!】

  【‘同仁堂(官方认证)’:我的天,刚进直播间就看到陈老爷,发现了极其珍贵的七匹叶百年野山参!至于大家所关心的价值...我只能说,这是可以救命续命的宝贝,无价!!!】

  “害朕、老沪,你们身上有红线吗?”

  陈北转头看向二人,问道。

  沪上皇摇头:“没带啊陈老爷!”

  害朕抬起脚,露出脚踝的一抹红色:“陈老爷,今年我本命年,袜子是红色的,行吗?”

  陈北点点头:“行,太好了!”

  当即。

  害朕也没问为什么,脱下袜子交给陈北,陈北开始拆袜子取红线。

  【陈老爷要红线干嘛?】

  【不是要挖百年野山参吗,怎么画风突变,拆起了害朕大佬的袜子?!】

  【看不懂...】

  【应该是有什么讲究吧!】

  “我这次进山,没想到会遇到百年野山参,什么挖参的工具都没准备。”陈北将拆下来的红线,绑在百年野山参的茎干上,解释道:

  “按照传统。”

  “赶山人在山中发现野山参后,需要第一时间用红线“锁”住人参,不然人参就会逃掉。”

  “虽然是民间传说,但对大自然的敬畏之心还是要有的。”

  【原来如此!】

  【红线锁人参?这传统有意思!】

  【我上次听说,有个人发现人参,回摩托车上拿红绳。一转眼,人参骑着他的摩托车跑了(狗头)!】

  【我看到了,头盔都没戴(偷笑)!】

  【对大自然要有敬畏之心,陈老爷这话说得真好!】

  紧接着

  陈北用手轻轻扒开地面上的落叶和腐土,捡起两根细树枝。

  将一头磨尖,开始挖参。

  “各位朋友,挖野山参可是个技术活,也是门学问。”

  “这其中,禁忌可不少。”

  “禁忌之一,就是忌用金属工具。因为金属性寒,会伤到山参的灵性,所以我带的工具都不能用。专业的挖参人都会用鹿角制作的“鹿骨签子”,也叫“棒槌针”。如同一根骨头筷子,只是一头尖细,便于拨离人参根茎附近的土。”

  “我没有准备,就用树枝代替了。”

  “二忌急躁,这挖参是个精细活儿,一棵参挖几个小时很正常。得慢慢来,顺着山参的脉络,一点点地清理周围的泥土。”

  请收藏本站:https://www.tjss9.cc。唐家三少手机版:https://m.tjss9.cc

『点此报错』『加入书签』